發布時間:2025/08/01來源:天津歐亞肛腸醫院
“醫生,我剛做完肛周膿腫手術沒多久,怎么又說有肛瘺了?是不是手術沒做好?還要再挨一刀嗎?”這是肛腸科門診里,不少患者困惑又焦慮的提問。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聊聊這個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肛周膿腫術后形成肛瘺,到底需不需要二次手術?
一、 為什么肛周膿腫術后會“變身”肛瘺?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明白兩者的關系。
肛周膿腫:簡單說,就是肛門周圍組織發生了急性化膿性感染,形成了一個充滿膿液的“膿包”。疼痛、紅腫、發熱是典型癥狀。手術切開引流是治療急性期的主要手段,目的是把膿液放出來,緩解癥狀。
肛瘺:可以理解為一條連接肛門內部(通常是肛竇、肛腺)和肛門外部皮膚的異常“管道”。這條管道通常由內口(通向肛管)、瘺管(通道)和外口(皮膚上的破潰或手術切口)組成。
關鍵點來了: 肛周膿腫和肛瘺其實是同一種疾病(肛腺感染)發展的不同階段。醫學上常說“膿腫是急性期,肛瘺是慢性期”。
為什么術后會發現肛瘺?
感染源未根除:急性膿腫手術主要是引流排膿,屬于“救急”。但引起感染的源頭——感染的肛腺或內口,往往在手術時難以徹底探查和處理。
管道形成:當膿腫的膿液被引流后,如果感染的內口沒有愈合,就會持續有少量分泌物或膿液從內口流出,在組織間形成一條慢性炎癥通道,也就是肛瘺。
“暫時性”愈合:有時外口看起來愈合了,但內部的管道和內口依然存在,成為“潛伏”的病灶。
所以,術后出現肛瘺,并不意味著第一次手術“失敗”,而是疾病自然發展的結果,是治療過程中的一個常見轉折點。
二、 肛瘺不處理,會怎么樣?
很多患者覺得:“不疼了,膿也排了,管它有沒有瘺,只要不犯病就行。” 這是非常危險的想法!
反復發作:肛瘺的管道是藏污納垢的“死角”,極易再次感染,導致膿腫復發,疼痛、腫脹卷土重來,形成“膿腫-手術-瘺-再膿腫”的惡性循環。
病情加重:反復感染會使瘺管變得復雜,可能從單一管道發展成多條分支的“馬蹄形肛瘺”,治療難度和創傷會大大增加。
影響生活質量:長期有分泌物從外口流出,導致肛門潮濕、瘙癢、異味,嚴重影響個人衛生和社交生活。
潛在風險:雖然罕見,但長期慢性炎癥理論上存在增加局部組織癌變風險的可能性。
三、 必須二次手術嗎?答案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的!**
核心原則:肛瘺無法自愈,根治性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為什么保守治療不行? 藥物(口服或外用)可能暫時緩解癥狀(如紅腫、疼痛),但無法消除已經形成的管道和內口。一旦停藥或抵抗力下降,問題必然復發。二次手術的目標是什么? 與第一次的“應急”手術不同,第二次手術是“根治性”手術。目標是:徹底清除瘺管:將所有感染、壞死的管道組織完全切除或刮除。
處理內口:找到并妥善處理位于肛管內的感染源頭(內口),這是防止復發的關鍵。
促進愈合:通過不同的術式(如肛瘺切開術、肛瘺切除術、掛線療法、LIFT手術、肛瘺栓等),創造一個利于從內向外健康愈合的創面。
常見的二次手術方式(由醫生根據瘺管復雜程度選擇):肛瘺切開術 (Fistulotomy):適用于低位、簡單的肛瘺。直接切開整個瘺管,使其開放愈合。愈合較快,但對肛門功能影響需評估。
肛瘺切除術 (Fistulectomy):將整個瘺管組織完全切除。適用于管壁較厚或復發性瘺。
掛線療法 (Seton Placement):對于高位、復雜或擔心損傷肛門括約肌的肛瘺,先用一根松緊帶(掛線)穿過瘺管,起到引流、標記和緩慢切割(切割掛線)或引流炎癥(引流掛線)的作用,保護肛門功能。
其他微創技術:如LIFT手術(經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肛瘺栓、激光消融(FiLaC)等,旨在盡可能保護肛門功能,但適應癥和長期效果需嚴格評估。
四、 重要提醒:何時進行二次手術?
時機很重要! 通常建議在急性炎癥完全消退、膿腫徹底引流干凈、局部組織相對“平靜”(一般在第一次手術后2-3個月,甚至更久)后再進行根治性手術。此時組織界限清晰,利于準確尋找內口,減少復發風險,也利于愈合。
務必復查! 第一次手術后,一定要遵醫囑定期復查。醫生會通過指診、肛門鏡,甚至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如肛周MRI)來判斷是否形成了肛瘺以及瘺管的走向、復雜程度,從而制定后續治療方案。
五、 總結:理性看待,積極治療
認識本質:肛周膿腫術后出現肛瘺是常見現象,是疾病發展的自然過程,不必過度自責或質疑第一次手術。
正視風險:肛瘺無法自愈,不處理會反復發作,導致病情復雜化。
手術是根治關鍵:二次根治性手術是解決肛瘺的根本方法,應積極配合。
選擇時機與術式: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和術式,平衡根治與保護肛門功能。
術后護理:無論何種手術,術后堅持坐浴、保持大便通暢、注意飲食和傷口護理,對順利恢復至關重要。
最后強調: 每個患者的情況都不同。如果您經歷了肛周膿腫手術后被診斷出肛瘺,請務必與您的肛腸科醫生充分溝通,了解您瘺管的具體情況、推薦的手術方案、預期效果和可能的風險,共同做出最適合您的治療決策。不要因為害怕二次手術而延誤治療,及時根治才能真正擺脫困擾,重獲健康!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郵件至及時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