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康復基本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是受傷之后1-2周內受傷部位腫脹,疼痛,骨折端不穩定,容易產生移位,此時功能訓練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消除腫脹和穩定骨折。
在骨折的中期,受傷之后兩周左右,一直到骨折的臨床愈合,受傷部位的腫脹逐漸消失,疼痛得到緩解。骨折端出現纖維連接,并且逐漸形成骨痂,骨折處處于穩定的狀態。此時除了正常的肌肉收縮鍛煉之外,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增加關節的活動功能訓練和關節的靈活度訓練,防止肌肉萎縮,避免產生關節僵硬。
骨折恢復的后期,此時達到臨床愈合的條件,骨痂線已經形成,骨骼具有一定的支撐力,此時要增加肌肉力量的訓練。另外可以進行適度的負重訓練,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進行康復鍛煉,直至恢復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