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胃蛋白酶原Ⅱ高
病情描述:
胃蛋白酶原Ⅱ高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態和功能:胃蛋白酶原I是檢測胃泌酸腺細胞功能的指標,胃酸分泌增多胃蛋白酶原I升高,分泌減少或胃粘膜腺體萎縮胃蛋白酶原I降低;胃蛋白酶原II與胃底粘膜病變的相關性較大(相對于胃竇粘膜),其升高與胃底腺管萎縮、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門腺化生、異型增值有關; 血清胃蛋白酶原I/II比值進行性降低與胃粘膜萎縮進展相關。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胃蛋白酶原Ⅰ和Ⅱ都偏高怎么回事胃蛋白酶原Ⅰ和Ⅱ偏高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增多,或者是胃黏膜腺體萎縮以及黏膜病變等原因導致的。患者需要及時去醫院相應的檢查,根據患者的癥狀來輔助判斷引起上述情況的具體原因,才能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如果是由于胃酸分泌增多引起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另外患者平時也要注意飲食,避免生冷、刺激、濃茶,還有煙、酒等對胃黏膜的刺激。所以胃蛋白酶原Ⅰ和Ⅱ的升高到底是何種病變,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明確,單獨的增高不能判斷胃內到底是什么樣的病變,通過檢查明確胃內病變之后,再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比較安全。01:43
-
含糖胃蛋白酶的功效與作用含糖胃蛋白酶為促進消化的藥物,它的主要成分是動物的胃黏膜當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然后用乳糖、葡萄糖或蔗糖稀釋而制成的。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消化不良癥,包括胃蛋白酶缺乏引起的消化不良,以及生病后消化機能減退引起的消化不良癥。該藥的藥理作用主要是,含糖胃蛋白酶在酸性條件下,能使蛋白質分解成月示及胨,不能進一步使之分解成氨基酸,由于胃蛋白酶缺乏癥常伴胃酸缺乏,故單用含糖胃蛋白酶很難起效,通常情況下與稀鹽酸同時服用,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在含有0.2%到0.4%鹽酸時,消化能力最強。對于消化性潰瘍的患者禁用本品。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胃病患者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飲食,可以用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少食多餐,清淡飲食,不要吃油膩或者是過于刺激的食物,保持心情舒暢。01:58
-
胃蛋白酶原比值胃蛋白酶原比值pg1正常值范圍67到200微克每升,pg2二正常值范圍0到15微克每升,pg2正常值范圍大于7.5。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體,根據其生化性質和免疫屬性將其分為兩個亞群。一是無組分的免疫原性相同稱為胃蛋白酶原1,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粘液漿細胞分泌。組分六和七被稱為胃蛋白酶原2,除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粘液漿細胞分泌外,賁門腺和胃竇幽門腺的有沒見的粘液漿細胞以及十二指腸上段,也能產生胃蛋白酶原2。通常情況下也有1%的pg透過胃粘膜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進入血液循環的pg在血液中非常的穩定,血清pg1和pg2反映胃粘膜腺體和細胞的數量,也間接反映胃粘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當胃粘膜發生病理變化時,血清pg含量也隨之改變,因此監測血清中pg的濃度可以作為監測胃粘膜狀態的手段。語音時長 1:38”
-
胃蛋白酶原2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細胞合成,在胃腔內將鹽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變成胃蛋白酶原,將蛋白質分解成膘、胨以及少量的多肽。該酶作用的最適ph為2,進入小腸之后,酶活性喪失。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體,根據其生化性質和免疫原性將其分為2個亞群,組分6和7被稱為胃蛋白酶原2,除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黏液細胞分泌外,賁門腺和胃竇的幽門腺的黏液頸細胞以及十二指腸上段也能產生胃蛋白酶原2。胃蛋白酶原是由主細胞合成的,并以不具有活性的酶原顆粒形式貯存在細胞內。當細胞內充滿酶原顆粒時,它對新的酶原的產生有負反饋作用。分泌入胃腔內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從分子中分離出一個小分子的多肽,轉變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已激活的胃蛋白酶對胃蛋白酶原也有激活作用。語音時長 1:31”
-
胃蛋白酶原偏低怎么辦病情分析:胃蛋白酶原偏低,考慮到是由于腸炎而引起,所以建議這種情況,可以口服多潘立酮片,雷尼替丁或者是舒肝健胃丸等幫助緩解和治療。建議藥物的使用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患者不要自行加減藥物劑量,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意見建議:不必過于擔心,建議可以注意多補充水分,避免吃生冷刺激辛辣的食物或者是上火的食物,保持大便暢通,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
胃蛋白酶原1偏高怎么辦病情分析:胃蛋白酶原一偏高考慮到由于主細胞的功能是因為紅細胞的功能比較活躍,胃酸分泌過多造成的,所以建議這種情況可以口服一些治療淺表性胃炎的藥,如多潘立酮、膠體果膠鉍、奧美拉唑等。意見建議:?出現身體不適后,要積極面診醫生,由醫生做出正確的用藥指導,不可私自用藥,以免影響身體健康。同時要清淡飲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蔥、姜、蒜等。
-
胃蛋白酶原29.4胃蛋白酶原分為兩型。胃蛋白酶原Ⅰ型和胃蛋白酶原Ⅱ型。參考數值分別為60~240ng/ml,和0~27ng/ml,29.4ng/ml均不在正常范圍內,可以根據自身狀況進行藥物治療。如是胃蛋白酶原Ⅰ型29.4ng/ml,能夠反映胃黏膜腺體和細胞的數量、形態、分泌功能偏低,常見于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功能
-
胃蛋白酶原2偏高胃蛋白酶原2偏高通常是因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導致,具體的原因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然后做針對性的治療。1、胃潰瘍:胃潰瘍通常是因為幽門螺桿菌引起,也有可能是因為藥物因素或者飲食因素等原因導致,胃潰瘍會使患者出現胃痛、惡心等癥狀,并且局部的潰瘍面也會損傷到胃內的胃蛋白酶,從而造成胃蛋白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