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血紅蛋白貧血怎么辦
病情描述:
血紅蛋白貧血怎么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比較低,說明有貧血的情況,引起貧血的原因非常的多,如果營養不良或者失血性疾病,可以引起貧血。
意見建議:
出現貧血的患者,首先應當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如果明確為缺鐵性貧血,需要進行補鐵治療,可以口服右旋糖酐鐵口服液進行治療,另外要多吃一些含鐵比較豐富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魚類,豆制品等高蛋白的食物。
為你推薦
-
血紅蛋白偏高怎么辦我們血常規當中有一個指標叫血紅蛋白,它是指的我們紅細胞當中含有的一種蛋白,我們攜帶氧主要是靠這種蛋白來完成的。血紅蛋白偏高的人,其實往往是有原因的,有很多其實是一個病理性的。比如長期的老慢支的病人,或者是長期吸煙,或者是夜里打呼嚕,這樣的情況長期存在的時候,缺氧就會刺激人體不斷地去生成紅細胞,血紅蛋白就會上升。血紅蛋白增高的話,其實我們的血黏度會增高,發生血栓的風險也會增高。因此血紅蛋白升高的時候,一定要找出原因,幫患者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如果是鼾癥,夜間呼吸睡眠暫停的這樣的人,要去為他解決缺氧的情況。如果是有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也要盡量去控制。此外如果血紅蛋白明顯增高,已經有了血栓風險,還要盡可能的去藥物干預。比如去口服一些阿司匹林,甚至部分時候需要采用抗凝治療,或者是去除紅細胞這樣的治療,來減少并發癥。01:46
-
血紅蛋白多少范圍算貧血男性血紅蛋白濃度<120g/L,成年女性血紅蛋白濃度<110g/L,孕婦血紅蛋白濃度<100g/L為貧血;貧血的人不但面色蒼白,眼瞼和指甲也常是蒼白無光的。輕的多無明顯癥狀,有的人會出現頭暈、耳鳴、失眠、健忘、食欲減退。較重的則會出現浮腫、毛發干枯,甚至出現貧血性心臟病。一旦貧血,應該檢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及時補鐵補血。01:05
-
血紅蛋白貧血怎么辦如果血紅蛋白明顯的偏低,這就是貧血。低于正常值也就是低于110克/升,就是貧血。輕度貧血需要去查找病因,然后針對病因治療就可以。如果是中度貧血的,除了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而且還需要針對癥狀進行處理。比如如果貧血嚴重的就可以輸注一些紅細胞,或者可以使用一些促紅細胞生成素來刺激造血。當貧血導致臟器功能受損傷,應該要給予保護臟器的治療,貧血導致的感染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針對病因治療是至關重要的,比如惡性腫瘤需要針對惡性腫瘤進行手術。語音時長 1:13”
-
血紅蛋白偏高怎么辦血紅蛋白偏高也就是指紅細胞增多癥,對于紅細胞增多癥的患者,需要口服阿司匹林預防血栓事件的發生,因為紅細胞增多癥的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血流緩慢,有可能會發生血栓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腦梗死。對于紅細胞增多癥的患者來講,通常可以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和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二者的治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需要完善骨髓穿刺,活檢,基因等一系列檢查來明確導致紅細胞增多癥的原因是什么,對因治療,降低血紅蛋白。如果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是需要口服化療或者是應用干擾素,如果是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主要是積極的治療繼發因素。語音時長 01:18”
-
血紅蛋白114貧血嗎病情分析:血紅蛋白114,如果是女性并沒有貧血,如果是男性為輕度貧血。因為女性的血紅蛋白正常參考范圍是110-150。而男性的血紅蛋白正常參考范圍是120-160。意見建議:如果是女性血紅蛋白114,不需要進一步處理。如果是男性血紅蛋白114,可以暫時不予處理,擇日再次復查血常規,觀察血紅蛋白的變化,如果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那么需要就診于血液內科常規診治。
-
血紅蛋白偏高血紅蛋白偏高,我們血常規當中有一個指標叫血紅蛋白,它是指的我們紅細胞當中,含有的一種蛋白,我們攜帶氧主要是靠這種蛋白來完成的。 血紅蛋白偏高的人,其實往往是有原因的,有很多其實是病理性的,比如說我們長期的老慢支的病人,或者是說長期吸煙,或者是夜里打呼嚕,這樣的情況長期存在的時候,缺氧就會刺激我們的人體,不斷地去生成紅細胞,血紅蛋白就會上升。 血紅蛋白增高的話,其實我們的血黏度會增高,發生血栓的風險也會增高,因此血紅蛋白升高的時候,一定要找出原因,幫患者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說如果他是鼾癥,夜間呼吸睡眠暫停的這樣的人,要去為他解決缺氧的情況,如果說是有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也要盡量去控制,此外如果說血紅蛋白明顯增高,已經有了血栓風險,還要盡可能的去藥物干預,比如說去口服一些阿司匹林,甚至部分時候需要采用抗凝治療,或者是去除紅細胞這樣的治療,來減少并發癥。
-
糖化血紅蛋白高怎么辦糖化血紅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情況的重要指標,其值偏高通常意味著近幾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較高。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調整飲食習慣。減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入,多食用新鮮蔬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糖。同時,合理安
-
糖化血紅蛋白高怎么辦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映過去2-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標,其值偏高往往意味著血糖控制不佳。面對這種情況,患者應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調整飲食習慣。減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及全谷類食品的比例,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其次,增加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