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手足口病幾歲以后不得
病情描述:
手足口病幾歲以后不得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手足口病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一般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五周歲以上的兒童,發病率能降低一些,但是也可有一定的發病率,所以即使是五歲以上的寶寶,也要注意隔離,要增強寶寶自身的免疫力,不要與患手足口病的寶寶一起玩耍或密切接觸。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手足口病的癥狀手足口病的癥狀:1、急性起病,發熱;2、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3、手掌或腳掌部出現迷離大小皰疹,臀部或膝蓋偶可受累;4、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5、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疼。手口足病是一種發疹性傳染病,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但以夏秋季節患病最多,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兒的咽部、唾液、皰疹和糞便中,不僅可通過唾液、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傳染給別的孩子,還可通過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間接傳染。預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個人衛生,保持空氣流通,飯前、便后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口鼻,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常徹底清洗。01:55
-
手足口病嚴重嗎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手足口病它是由于病毒感染的造成的這樣一組,以發熱、皮疹為特點的綜合征。多數病毒感染以后,造成手足口病的表現之后,它是一個自限性的,也就是兩周左右的時間孩子就可以自行緩解。但是我們發現在臨床上如果感染了EV71病毒,這個病毒它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神經源性肺水腫,也就是出現重癥化的表現。其實出現重癥化表現,它也不是一點都沒有預警,它提前會有一些表現,比如多見于5歲以下的孩子會出現高熱持續不退,出現孩子睡夢中的肢體抖動或者惡心嘔吐,或者是出現抽搐,或者出現心肌酶升高,這些都是讓我們要警惕重癥病例的出現。01:20
-
手足口病傳染幾歲孩子手足口病確實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好發的年齡主要是學齡前的兒童。三歲以下的兒童是最為常見的。那么人是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手足口病的傳染源,包括患者和一些隱性的感染者。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的手足口病的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手足口病病毒傳播的方式是多樣的,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可以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手,毛巾,玩具,食具等。從而發生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以及唾液當中的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水源傳播。語音時長 01:10”
-
手足口病預防針幾歲打滿了周歲以上的小孩子都可以通過接種手足口病的疫苗來減少手足口病的發生和流行。目前手足口病的疫苗主要是腸道病毒71型疫苗,主要是用來預防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導致的手足口病。對其他的腸道病毒,比如柯薩奇病毒起不到預防的效果。往往是腸道病毒71型所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是比較嚴重的,所以能夠減少重癥病例的出現。手足口病病情輕的大部分是自限性的疾病,大部分在1到2周可以完全康復,主要是進行對癥處理。語音時長 01:09”
-
手足口病幾歲到幾歲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出疹性疾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種。一般全年均有發生,5—7月為高發期。
-
手足口病傳染幾歲孩子病情分析: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致病病原體為一組腸道病毒,比如柯薩奇病毒、ev71型病毒等。意見建議:手足口病的高發人群主要是學齡前兒童,也就是3~5歲的兒童,但是在其他人群中仍然有一部分的感染流行率,甚至部分成人也可以感染手足口病,所以應該重視手足口病的防控。
-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疾病,多發于10歲以下的嬰幼兒及兒童,好發于4-7月份。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手、足、口和肛周皮膚黏膜出現皮疹、皰疹或潰湯。我國衛生部已于2008年5月2日起,將手足口病列為丙類傳染病管理。在生活中要如何判斷小孩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隔離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所以需要隔離。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a16引起的,好發于學齡前兒童,全身癥狀比較輕。發疹前可以有低熱、頭痛、食欲不振等癥狀。主要表現為疼痛性口腔炎,水泡破潰以后形成潰瘍,四周繞以紅暈,在手和腳上可以出現米粒至豌豆大小的丘疹水皰、泡壁薄、內容澄清、呈珠白色、水皰數目不多,整個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