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發燒用冷敷還是熱敷
病情描述:
發燒用冷敷還是熱敷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體溫發燒的話可以選擇冷敷,用濕毛巾或者用毛巾包住冰塊,冷敷一下身體的腋窩以及大腿根部。可以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但禁止冷敷心前區,以免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如果體溫超過38.5℃,還需要應用藥物進行退燒治療。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受傷后冷敷還是熱敷大多數是由于扭傷、撞傷或者是摔傷,導致局部的皮膚紅腫,和皮膚下毛細血管充血,引起來的局部疼痛。在受傷的初期,24小時以內要冷敷,防止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加重局部的出血;24小時以后可以給予熱敷,熱敷可以幫助淤血進一步的吸收,減輕局部的腫脹,幫助組織恢復。所以受傷后,應該給予冷敷,并不是馬上熱敷。受傷后,如果是局部的疼痛、紅腫,可以自行處理,如果受傷后發現肢體扭曲、變形,應該去醫院就診,進一步判斷受傷部位是否有骨折,或者是重要血管破裂。01:34
-
去眼袋熱敷還是冷敷去眼袋所采取的方式要根據眼袋產生的原因來定,如果眼袋是因為休息不好、熬夜等原因造成的,主要還是靠冷敷;如果眼袋不是因為這種原因造成,是因為血運異常造成的,應該增加血流,這時可以用熱敷,熱敷的效果稍微好一些。此外眼袋是因為年齡過大、皮膚松弛或者是脂肪堆積造成的,就需要采取手術的方式,可采取皮膚切口或者結膜囊切口,但是結膜囊切口一般不能夠去皮,只能是去脂,如果老年人皮膚下垂、眼袋非常明顯,就需要從皮膚上做切口去除部分的皮膚,同時把眶隔打開,去除部分脂肪,眼袋才能夠消失。如果上眼瞼皮膚松弛,可以把下眼袋、重瞼一起做,這樣面部的外觀得以改善,患者的癥狀才能減輕。眼袋冷敷、熱敷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具體的進行處置。01:36
-
發燒用冷敷還是熱敷發熱的患者一般多采用冷敷的辦法來進行降溫。發熱是由于致熱源的作用,使得體溫調節點上移,從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正常人的體溫是略有不同的,并且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果腋下的溫度大于37℃,那么就表明有發熱的存在。引起發熱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的因素,其次是結締組織病,惡性腫瘤等等。發熱的時候人體的免疫功能是明顯增強的,這樣有利于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當體溫不太高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喝水來減輕發熱所帶來的不適感,非感染因素導致的發熱不必服用抗生素。如果體溫沒有超過38.5℃,應盡可能地使用物理的方法來控制體溫;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使用藥物降溫。發熱的患者要多喝水,多休息,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過冷過熱的食物。語音時長 01:37”
-
退燒用熱敷還是冷敷如果體溫不是太高的,可以采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復擦拭病人額頭、四肢、前胸以及后背,使身體自然散熱,直到退燒為止,但是這種退燒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如果體溫上升到39度以上,不要再使用熱敷退燒,應該使用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擦拭身體時蒸發降溫,蒸發能促進降溫的作用。建議大家可以使用自來水里邊的冷水,來幫助皮膚散發過多的熱,也可以特別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多擦一些,比如腋下、肘膝部。平時擦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風著涼引起感冒,在散熱期間應該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語音時長 1:31”
-
高燒用熱敷還是冷敷如果發高燒,可以進行熱敷,比如常用的溫水擦浴,可以促進熱量的散失,有利于體溫的下降,并且沒有副作用,是臨床常用的降體溫的方法。如果用冷敷,將會刺激局部的血管肌肉,不利于血液循環,不利于體溫的降低。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冰帽,降低頭顱周圍的環境溫度,有利于降體溫。
-
發燒熱敷還是冷敷病情分析:發熱應該是冷敷,如果患者的體溫低于38.5攝氏度,我們可以采取冷敷的方法,如果患者體溫超過了38.5攝氏度,我們建議使用退熱藥物。我們也可以采取溫水擦浴的方法,擦拭的部位包括了手心,腳心以及腋窩等等。意見建議:除使用上述治療方法外,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發熱的原因,并做出針對性的治療,例如細菌感染時我們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是由于外科的疾病,例如膽囊炎,闌尾炎而引起的發熱時,我們可以考慮手術的治療方法。
-
高燒用熱敷還是冷敷發燒是冷敷和熱敷都是兩種比較正確的方法,只是不同的方法適合不同的病情。如果出現高燒應該用冷敷,因為使用冷敷可以比較快的降溫,如果有人出現高燒的情況,可以拿毛巾包裹著冰塊,放在病人的額頭和腋窩下或者是用酒精擦拭身子,這樣的降溫方法比較適合發高燒的人。如果沒有超過38.5°一般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使用冰
-
發燒冷敷還是熱敷發燒在臨床上是指發熱,發熱是冷敷還是熱敷要根據自身情況判斷,如果處于體溫上升期,一般可以熱敷。如果處于高熱持續期,通常可以冷敷,還需要及時就醫。發熱是指體溫出現了病理性升高,此時會出現皮膚發紅、肌肉酸痛、頭暈、身體乏力等表現。如果患者正處于體溫上升期,會因為皮膚和末梢血液減少而出現發冷,此時進行冷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