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發燒和發熱有什么區別?
病情描述:
發燒和發熱有什么區別?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發燒和發熱屬于一種癥狀表現,發燒通常是老百姓對發熱的俗稱,所以發燒與發熱是沒有區別的。如果腋溫超過37攝氏度,就屬于發熱,需要退熱,如果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就需要使用退熱藥物以及物理降溫。
意見建議:
發熱是臨床上特別多見的一種疾病癥狀表現,引起發熱的疾病有很多種,如果患者出現了反復發熱不退的現象,還是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相關的輔助檢查進一步明確導致發熱的原因,從而根據病因選擇針對性的治療,緩解發熱的癥狀。
為你推薦
-
淋病和梅毒有什么區別淋病和梅毒這兩個病的區別,非常大。淋病是叫淋球菌的這種病原體,是一種細菌感染引起的,常見的癥狀是尿道炎,尿道流膿性的這種分泌物,伴有尿頻、尿急、尿痛這些癥狀。但是梅毒,更多的血液系統傳播的疾病,而它的主要表現包括皮膚和血液,皮膚是比較容易發現的問題,包括一期的硬下疳,二期或者三期的梅毒皮疹,血液主要是通過化驗,抽血來發現血液里邊,有梅毒的指標,這是最明顯的。那么除了這個以外,還可以引起其他器官系統的癥狀,包括心血管的,神經系統的,骨關節的,還有一些其他器官系統的,多器官系統的疾病,所以這兩個病,表現是完全不一樣的,治療的效果也區別很大。01:21
-
桂皮和肉桂有什么區別桂皮和肉桂在形狀、功效、用途上都是不同的。1、形狀上:肉桂為肉桂的干燥樹皮,而桂皮為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川桂等的樹皮。肉桂以皮細肉厚、斷面紫紅色、油性大、氣香濃烈、味甜微辛辣、嚼之無渣者為佳。而桂皮則氣清香而涼,似樟腦,味微甘辛,以皮薄、香氣濃厚者為佳。2、功效上:桂皮暖脾胃、散風寒、通血脈,對產婦產后腹痛、月經來潮期間小腹冷痛和閉經都具有重要作用。陰虛有火者忌服。而肉桂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3、用途上:一般肉桂以入藥為主,桂皮以菜肴佐料為主。02:06
-
發燒和發熱有什么區別?發燒和發熱是沒有什么區別的。發燒一般是我們通俗的講法,而發熱是臨床上專用的醫學術語。它們指的都是體溫升高,高于正常體溫的上限,指的是機體在各種致熱源的作用下,或者機體體溫調節中樞出現功能障礙時,導致患者的產熱增多,而散熱減少,或者散熱不能隨之相應的增多,從而導致患者體溫的升高,出現發熱。在臨床上,引起患者出現發熱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如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等等。語音時長 01:13”
-
發燒和發熱有什么區別?發燒和發熱沒有區別,這是同一個概念。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出現了發燒應該及時到醫院完善血細胞分析,胸片或者肺部CT,降鈣素原等檢查。目前這個時期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發時期,如果出現了發燒就應該及時到發熱門診進行檢查,必要時完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排外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發燒有可能是受涼感冒所導致的,主要加強對癥支持處理,多喝溫開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肺結核也會出現發燒,要積極的抗結核治療。語音時長 01:10”
-
發熱和發燒有什么區別病情分析:發熱和發燒本質上沒有區別,發熱是醫學用語,發燒是常用語,人體的體溫一般在36攝氏度到37攝氏度之間。當體溫大于37.2攝氏度,我們稱為發熱或者發燒。意見建議:發熱或發燒時,我們建議多喝水,勤排尿,注意休息,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冰涼食物,避免勞累,情緒激動。可以給予物理方式降溫,若體溫大于等于38.5攝氏度,可以給予藥物退熱。
-
人體發熱和發燒有什么區別病情分析:人體發熱和發燒是沒有區別的,都是疾病的同一癥狀。只是發燒的叫法比較通俗。都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機體產熱過多,而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的范圍。意見建議:機體若出現發熱,要結合患者的癥狀,及時的查明發熱的原因是感染性還是非感染性。要積極的對應治療。腋下體溫大于37.3度,屬于發熱。同時在部分情況下也會導致有體溫的增高,比如在熱的環境下,或者是情緒過于激動,過于勞累 劇烈運動后。都會使體溫有所升高,經休息后體溫會逐漸下降,這種情況是不需要處理的。
-
發熱發燒有什么區別發熱發燒沒有區別,是同一癥狀的兩種不同稱呼。發熱和發燒實際上是同一癥狀的兩種不同稱呼,在臨床上一般稱為發熱,大眾人體稱為發燒,發熱是指身體的體溫超出了正常范圍之內,正常人腋窩下正常體溫在36.0℃到37.0℃之間,如果腋窩下的體溫超過了37.0℃,就稱為發熱,也就是發燒,當患者的體溫沒有在正常范圍之
-
發熱和發燒有什么區別發熱和發燒并無區別。發熱是臨床上常用的醫學術語,而發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口語。當口腔溫度大于37.3攝氏度時,我們就可診斷為發熱。發熱的患者,如果口腔溫度超過38.5攝氏度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使用退燒藥物進行治療,以免對我們的腦細胞造成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