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心肌炎一般到臨床癥狀消失、檢查結果無異常才算治好。
心肌炎是發生在心肌的炎癥性疾病,其形成原因主要考慮與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藥物損傷、電離輻射、中毒等因素有關。患病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肌肉酸痛、全身乏力、惡心、嘔吐、頭暈、胸痛、食欲減退、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等。在經過接受正規有效的治療以后,此癥狀通常會逐漸減輕或完全消失,當患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以后,一般屬于治好的表現。
當小兒患有心肌炎以后,在進行體格檢查時,通常會出現心率增快的情況,進行X線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核磁共振檢查時,會表現為心影增大、瓣膜增厚、室壁運動減低、回聲減低等情況發生。當病情徹底治好以后,通常不會再存在檢查結果異常的情況,如果檢查值都處于正常范圍內,則算治好了。
當患兒身體完全恢復以后,也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時應注意攝入營養均衡,避免過度挑食和偏食,還應適當的進行一些運動鍛煉,比如跑步、游泳、打乒乓球等,更有助于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