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安全且有效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可用于評估胃部結構與功能。其優勢包括無輻射暴露、可實時觀察胃壁運動及黏膜狀態,尤其適合孕婦、兒童及無法耐受胃鏡檢查的人群。以下從五個方面詳細介紹其檢查要點:
- 檢查前準備:檢查前需空腹6-8小時,避免食物殘留影響圖像清晰度。檢查時需穿著寬松衣物,便于暴露上腹部。若存在胃潴留或嚴重腹脹,需提前告知醫生調整檢查方案。
- 檢查流程:患者取左側臥位,醫生將耦合劑涂抹于上腹部,使用高頻凸陣探頭進行多切面掃描。重點觀察胃壁層次結構、黏膜連續性、胃腔充盈及排空狀態,同時評估胃周淋巴結情況。
- 適應癥范圍:適用于胃黏膜病變(如糜爛、潰瘍)、胃壁增厚性疾病(如胃癌、淋巴瘤)、胃動力障礙評估及術后吻合口檢查。對急性胃穿孔、嚴重腹膜炎等急癥需謹慎評估,避免加重病情。
- 技術局限性:超聲對胃腔內微小病變(<5mm)的檢出率低于胃鏡,且無法直接取活檢。對于胃底賁門區病變,可能因氣體干擾影響觀察,需結合CT或MRI綜合判斷。
- 結果解讀原則:正常胃壁厚度約3-5mm,黏膜層呈均勻低回聲。發現胃壁增厚、層次破壞、黏膜中斷或異常血流信號時,需進一步行胃鏡活檢明確病理性質。
胃超聲檢查是胃部疾病篩查的重要手段,但需注意其與胃鏡的互補性。若檢查發現異常,應及時至消化內科就診,遵醫囑完善檢查。日常保持規律飲食,避免過度刺激胃黏膜,出現上腹疼痛、黑便等癥狀時切勿自行用藥,需通過專業檢查明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