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虛咳嗽是中醫臨床常見證型,以氣短喘促、咳嗽無力、自汗易感為主癥,多因久病體虛、勞倦過度或外感邪氣耗傷肺氣所致。治療需以補益肺氣、固表止汗為根本,同時結合咳嗽輕重及外感邪氣類型辨證施治,中成藥選擇需兼顧基礎體質與兼證特點。
基礎補益類中成藥是肺氣虛咳嗽的常規選擇。德眾玉屏風顆粒以黃芪、白術、防風配伍,通過健脾益氣、固表止汗改善肺衛不固之癥,適用于反復感冒、自汗惡風者;安藥六君子丸則以黨參、茯苓、陳皮等組成,側重健脾化痰,對咳嗽痰多、腹脹便溏的脾虛型患者有治療效果。這兩類藥物均以補益肺氣為核心,通過調和脾胃功能增強肺的衛外能力。
百令百令膠囊是治療肺腎兩虛型咳嗽的藥物。其核心成分發酵冬蟲夏草菌粉兼具補肺益腎、止咳平喘功效。臨床觀察發現,該藥可緩解久咳、喘息及腰背酸痛,改善肺功能指標,尤其適用于肺腎兩虛型咳嗽。
若患者為外感合并證型,需辨證加減用藥。風寒犯肺者表現為咳白稀痰、咽癢鼻塞,可在補益肺氣基礎上加用三拗片或小青龍顆粒疏散風寒;風熱犯肺者見咽痛痰黃、發熱口渴,則宜選用蘇黃止咳膠囊或牛黃蛇膽川貝膠囊疏散風熱。此類藥物需嚴格遵循“先祛邪后扶正”原則,避免過早補益致邪氣留滯。
治療期間需注意個體化用藥,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刺激呼吸道,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外感急性期應暫停補益藥,兒童、孕婦及慢性病患者需嚴格遵醫囑調整劑量。若咳嗽持續加重或出現咯血、胸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慢阻肺、肺結核等器質性疾病。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