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營養不良一般會導致血壓低,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營養不良是因營養攝入不足或比例失衡所引發的疾病,患病后會引起體重減輕、形體消瘦、體內脂肪含量減少等現象,長時間的營養不良得不到及時的控制和改善,可能會因身體缺乏足夠能量,影響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新陳代謝,也容易影響體內血氧濃度,當肝臟白蛋白合成減少后,會導致流動的血液對于血管壁的壓力值持續低于正常,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等血壓低癥狀。
營養不良患者一般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可以適量的食用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比如雞蛋、牛肉等,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復合維生素片、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等藥物改善。如果是因消化道梗阻不能進食所引起的此現象,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胃或腸道造口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