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掉了可能是由不當的指甲護理、營養不良、外傷、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據具體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用藥。
1、不當的指甲護理:
過度修剪、使用尖銳的工具、頻繁涂抹指甲油或假指甲都可能導致指甲受損。首先停止這些不當行為,讓指甲有充足的時間自然修復。如果受損嚴重,可以遵醫囑使用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復方酮康唑軟膏等藥物來預防感染。
2、營養不良:
缺乏某些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等,也可能導致指甲脆弱易斷。建議調整飲食,增加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攝入,如雞蛋、三文魚、豆腐、菠菜等。
3、外傷:
指甲受到撞擊、夾傷等外力作用,可能導致指甲變色、疼痛、脫離指甲床。首先進行止血處理,如使用紗布包扎。然后,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夫西地酸鈉軟膏、鹽酸環丙沙星乳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來預防感染。如果疼痛劇烈,可以遵醫囑使用布洛芬顆粒來緩解疼痛。
4、細菌感染:
指甲周圍的皮膚或甲床受到細菌感染,可能導致指甲脫落。可遵循醫生建議使用抗菌藥物,如氟康唑片、阿奇霉素片、阿莫西林膠囊等,來消除細菌感染。同時,保持指甲部位的清潔干燥,避免再次感染。
5、真菌感染:
指甲真菌感染,通常表現為指甲變厚、變色、裂紋等,嚴重時會導致指甲脫落。可以遵醫囑使用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膠囊、鹽酸特比萘芬片、伏立康唑片等。同時,減少受傷手指的活動,特別是避免碰撞和劇烈運動,直到新的指甲開始正常生長并覆蓋甲床。
日常定期清潔指甲床及其周圍皮膚,使用溫和的清潔劑,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化學產品。盡量避免讓受傷部位接觸水,特別是臟水,以防感染。洗手或洗澡時,可以使用防水手套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