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作為一種常見的傳染病,許多人擔心與乙肝患者共餐會被傳染。實際上,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及性接觸傳播,日常共同進餐、擁抱、握手等一般接觸并不會傳染乙肝。因為乙肝病毒無法通過消化道黏膜進入人體,且人體胃酸等消化液也能滅活部分病毒,所以共餐感染的風險極低。
不過,若家人有口腔潰瘍、牙齦出血等傷口,且與乙肝患者血液或體液直接接觸,理論上存在感染可能,但這種情況極為罕見。為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家人可接種乙肝疫苗,產生保護性抗體。
對于乙肝患者自身,規范治療至關重要。除抗病毒藥物外,臨床目前常用“雙抗療法”,抗病毒+抗纖維化。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能抑制乙肝病毒復制,減輕肝臟炎癥,降低肝硬化、肝癌發生風險。抗纖維化藥如扶正化瘀膠囊,其可通過改善血管重建、調節代謝酶基因表達等機制,減輕肝臟基質結構紊亂,抑制星狀細胞活化,進而緩解肝纖維化。臨床研究顯示,其可降低Child-Pugh評分,改善乏力、腹脹等癥狀,為肝硬化預防提供支持。此外,水飛薊賓膠囊等保肝藥物,可穩定肝細胞膜,保護肝細胞免受損傷,改善肝功能。
總之,與乙肝患者共餐無需過度擔憂傳染問題,但患者應積極治療,家人做好預防措施,這樣既能保障患者健康,也能維護家庭和諧。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