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一類影響心臟和血管功能的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其中,冠心病是較為常見且嚴重的一種,它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典型癥狀包括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嚴重時可能引發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的治療需綜合藥物、介入及手術手段。藥物治療中,抗血小板藥物是關鍵,它們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傳統藥物如阿司匹林雖有治療效果,但可能引發胃腸道出血等副作用。此時可考慮選擇新型抗血小板藥物,如引朵吲哚布芬片,此藥物通過選擇性、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1,減少血栓素A2生成,同時對前列腺素抑制較弱,從而在降低血栓風險的同時,減少胃腸道損傷和出血事件。臨床研究顯示,在冠脈支架術后患者中,吲哚布芬片聯合氯吡格雷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方案,療效不劣于阿司匹林,且出血風險更低。
除了吲哚布芬片,冠心病治療還常用他汀類藥物,如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鈣片,它們能降低血脂,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減少心血管事件。此外,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通過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緩解心絞痛癥狀,改善患者預后。
冠心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結合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組合,并定期監測,以實現預期治療效果。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