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疔通常是一種中醫病名,指的是在人體汗腺密集的部位(如腋下、后背等)出現的毛孔堵塞或角質化變化。這些部位會出現硬結,用針挑撥時會發現里面有白色的條狀物,外觀上類似于羊毛,出現此疾病時,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羊毛疔與衛表不固,邪客經絡等因素有關,這種疾病多發生于春、秋、初夏季氣溫較高的時節。在臨床上以針挑撥時有羊毛絲樣物質被挑出,且疹形堅硬似釘為特征。前胸后背多發皮疹,并伴有發熱、頭昏、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患有這種疾病后雖然通過針挑外治法能夠快速緩解癥狀,但是治療后仍有較高的復發率,一般需要經多次治療,并且治療過程較痛苦。如果在治療后不注意保持局部清潔,接觸了水等物質,則可能會引發細菌繼發感染,使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疼痛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形成疤痕。
進行治療后需要保持患處皮膚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浴產品,以減少對皮膚造成的刺激,同時還需要注意保護皮損部位,避免用手搔抓或擠壓,以免加重皮膚損害。日常飲食還應注意保持清淡,避免吃辣椒、大蒜、肥肉等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